2008年北京奥运会,她担任女子举重裁判,见证广东选手陈燮霞为中国代表团夺得首枚金牌。
但对于现在的陈素梅来说,裁判只是她的“副业”,因为她现在更重要的身份是世龙举重的掌门人。 “头这个词不好听,我只是想做点实际的事情,毕竟我在举重界忙碌了20多年,不做点什么就没有道理了。”陈素梅表情严肃地告诉记者。
过去越辉煌,压力就越大。
新中国第一位世界纪录打破者陈景凯;曾国强,首位奥运会举重金牌获得者;打破四项记录的叶浩波和打破三项记录的陈曼琳; 19次打破举重世界纪录,获得29个世界冠军,获得26个亚洲冠军。 59人荣获全国冠军...
这一系列的辉煌战绩是石龙人最值得骄傲的骄傲,但对于陈素梅来说,带来的压力多于动力。 “石龙在举重上取得的辉煌是老一辈人通过艰苦奋斗取得的,但对我来说,这些成绩就像压在我心上的一块巨石。”陈素梅说,有时她会和同事一起去外地出差。与其他人交谈,只会引来对方更多的叹息。
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反差,是因为在辉煌之后,石龙举重出现了差距。 “在外人看来,过去已经成为历史。与现在的结果相比。”说起这件事,陈素梅显得有些郁闷。 “熟悉体育的人都知道,竞技体育是有周期性的,高潮过后就会有低谷,这很正常。经过前几年的低迷,石龙举重已经开始复苏。”
在不久前刚刚结束的省举重锦标赛上,代表我市的石龙举重队获得男女团体总成绩第二名,这是近年来的最好成绩。然而,对于石龙举重来说,这些小小的成就无法与昔日的辉煌相提并论。
“我不是一个没有目标的人,这些年,我们为省队输送了很多人才,力争在3到5年内培养出一批顶尖人才,如果不出意外的话,应该会有更多的人才。”明年广州亚运会,东莞球员的身影。”陈素梅兴奋地说。
东莞举重人才难选
目标总是很美好,但现实却相当残酷。上届省运会后,石龙举重队从40多人扩大到如今的70多人。
“球队看起来很大,但实际上每个级别最多只有两名球员训练,这意味着我们只能选择两人中的一名参加比赛。”当然,与这些相比,最让陈素梅头疼的还是选材问题。
“现在选拔人才非常困难,当地人条件好一点,根本不让孩子练习举重。即使有家长同意,孩子坚持几天也会变成‘逃兵’。”陈素梅告诉记者,有些家长甚至认为举重会是一个好主意。它使人的身材变矮。 “目前石龙举重队只有一小部分是本地人,每年我都会主动去外省至少三四次选拔人选。其实,选拔人选的问题不仅限于我们之前省里的其他城市也是如此,几乎一半的运动员都是湖南口音。”
除了选材,陈素梅还为筹集资金而烦恼。 “我们的资金主要来自三个方面,市体育局和石龙镇政府每年都会拨出一些,剩下的需要我们自己筹集。”陈素梅指着游泳池和羽毛球场说,那是她的副业,“我知道我真正的工作是石龙体育中心经理!”
与篮球、足球、乒乓球等专业性很强的体育赛事相比,举重由于自身的特点,很难市场化。 “搞好举重运动,必须坚持举国体制。”陈素梅说,今年5月中旬,国家体育总局重型运动管理中心主任、国际举重联合会秘书长马文光视察石龙举重训练基地。这项工作非常积极。他告诉我,我们可能是中国唯一一所集吃、住、学、训于一体的业余体校。 ”
击中球场
市运会女子举重比赛昨天结束
石龙夺得18枚金牌
本报报道,第七届东莞市运动会“中国电信天翼3G互联网手机杯”女子举重比赛昨天在石龙举重训练基地落下帷幕。经过激烈角逐,东道主石龙队共夺得18枚金牌,成为最大赢家。此外,昌平和清溪也分别获得3枚金牌,谢钢则获得2枚金牌。男子比赛将于今天举行。
参加本次比赛的有石龙镇、昌平镇、石碣镇、清溪镇、横沥镇、黄江镇、斜岗镇、大岭山镇等8个镇、街道代表队。根据比赛规则,所有队员按年龄分为A、B、C三组。女子组A组有4个级别,B组和C组各有7个级别。昨天下午,首先进行的是女子比赛。由于采用双计分规则,总共产生了26枚金牌。
“今年不仅参赛的运动员很多,而且成绩也很好。”石龙体育中心主任陈素梅说。 “队员们刚刚参加了省锦标赛,状态仍处于最佳状态。”
焦点人物
肖琳婷想成为陈燮霞
“再努力一点!加油!”与其他代表队只为自己队友加油相比,举重比赛场边设置了高级、中级、初级三位特殊观众,为所有参赛队员加油。记者了解到,三人均来自樟木头镇,此行的真正目的并不只是为了观看举重比赛。
“父女俩是我的邻居,这个小女孩喜欢运动,尤其是举重,而我正好和石龙举重队有缘,所以我就介绍他们过来看看。” 73岁的张玉山解释了这条路。
事实上,张玉山老人与石龙举重有着非常深厚的渊源。 “小时候,我和陈经凯的弟弟陈志同时在石龙中学当教练。陈志是举重队的教练,我是摔跤队的教练。我们彼此都很熟悉。”其他。”张玉山还透露,自己曾经也师从陈静学习举重。
讲完自己的辉煌历史,老人终于想起了此行的真正目的。 “我这次来石龙,主要是为了向举重队推荐这个孩子。”张玉珊指着林婷说道:“这孩子很活泼,几乎喜欢所有的运动,虽然个子不高,但是体力比较强,我觉得应该是举重的一个很好的基础。”
当记者与张玉珊聊天时,肖琳婷目不转睛地盯着举重赛场。 “姐妹们太棒了,这么重的杠铃一下子就举起来了。”其实,除了在电视上看举重比赛外,肖琳婷对举重的了解并不多。 “我听别人说练习举重很辛苦,但我不怕苦,因为我喜欢举重。”当记者问肖琳婷如果真的练习举重她的理想是什么时,她想都没想就回答说:“我想成为像陈燮霞一样的奥运会举重冠军。” (东莞日报)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本站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jlsyskj.cn/html/tiyuwenda/5535.html